生命以痛吻我 我却报之以歌
——“感动朱泾”人物姚芳的幸福密码
本报讯 (项竹彦)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对于退役后的姚芳来说,经营好自己的“最小国”,也是家国情怀的一种表现。“老公就是我的‘贤内助’。”姚芳坐在轮椅上,带着命运带给她的伤,周身却好像泛着光,温柔又坚韧。
她居住、工作在朱泾,并被评为第二届“感动朱泾”人物。
近期,在渔乐无限、共绘精彩——2020年金山区聋人、肢残人钓鱼比赛中,戴着粉色渔夫帽的姚芳显得格外显眼,虽是她第一次参赛,不过短短半小时就钓上了五条小鱼。丈夫黄新胜一直守在边上,看她有需要就会立刻搭把手。
“要不要给你拿把遮阳伞?”夫妻间普通的对话却是甜蜜的象征,正是这份数十年如一日的体贴,让两人在最“灰暗”的日子走到了一起。
康复老师,成了陪她“康复”一生的人
1998年的一场车祸,让姚芳变成了脊髓损伤患者,医生断言她将终身与轮椅为伴,这对当时只有28岁的姚芳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。
“车祸后就想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,逃避现实。”姚芳回忆。但是命运的残酷没有击垮她,在当时的康复医院,姚芳遇到了作为康复老师的黄新胜。在老师们的帮助下,姚芳渐渐恢复了精气神。
“她很乐观、开朗、身残志坚,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。”黄新胜说道。
2002年,黄新胜正式追求姚芳,想给她余生幸福;姚芳则被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选中,成为了一名轮椅击剑运动员。
事业是支撑她站起来的“拐杖”
由于不懈努力,2003年姚芳在全运会上一举拿下了个人花剑和个人重剑两块金牌,并顺利加入国家队。
“击剑让我从最低谷拾起了对生活的信心,也开始有更大的目标和追求。”2008年北京残奥会摘银,2012年伦敦残奥会夺得首金,2016年里约残奥会摘铜......在冲击残奥会的几年中,姚芳总共荣获了5块残奥会奖牌。奖牌闪耀,往日的荣光仿佛历历在目。
然而,每个荣耀背后都是咬紧牙关的坚持和拼搏。由于高强度训练,姚芳右手长时间捏着一斤左右的剑,导致手腕和肘关节发生腱鞘炎。为了缓解姚芳的伤痛,丈夫黄新胜成了她的专用“按摩师”。
“比赛的时候我总是腰痛和手痛,我的老公一下班就会到单位里为我按摩,365天几乎天天如此。这样的习惯还延续到了现在,晚上如果我腿麻,他也会马上来给我按摩。”说到这,姚芳满脸甜蜜。
家庭,是另一根“拐杖”
最后一次冲击残奥后,2017年姚芳选择了退役。离开赛场并不意味着人生落幕,家庭成为了姚芳继续前行的另一根“拐杖”。
分离蛋黄、打发蛋清、搅拌烤制......在姚芳的家中,她亲自为我们演示了做蛋糕的流程。尽管有电子秤称重,更多的时候姚芳是凭手感。或许是天赋,让她在学习西点一年内就考取了西点中级证书。接下来,姚芳的目标是继续学习中式面点课程。
“退役以后我也不让把自己闲下来,想要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来充实自己,比如烹饪、剪纸、跳舞、钓鱼.......”对此,丈夫黄新胜非常支持,这也成了家庭和睦的调和剂。每当姚芳“鼓捣”这些业余爱好的时候,黄新胜都会与她一起投入其中,妇唱夫随,琴瑟和鸣。
从最开始的师生关系到步入婚姻殿堂,姚芳也犹豫过,“一个健康人和一个残疾人怎么能走到一起呢?”时间给出了答案。22年来,丈夫的体贴关怀从未改变,有小摩擦但从未有隔夜仇。
“幸福不一定是要赚很多钱,有时候幸福就融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,口渴了倒一杯水、生病了拿一下药,相互陪伴、相互理解,我觉得我们比其他的很多家庭都要更加幸福。”
如今,两人世界已变成一家三口,美满的家庭生活让姚芳“心宽体胖”,风采依旧。
姚芳退役已有几年,她还在上海食品科技学校图书馆里工作,和其他老师一起负责图书的整理、分类和借阅。新生开学后,她也会为学生们作报告讲座,激励更多人要坚持自己的梦想,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。
姚芳说:“生活从未放弃任何一个人,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在兑现生命的价值。”未来,姚芳希望能够尽她所能,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残疾人,也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这一群体。